· 产自世界世界地质公园区-黄山


· 自然涌出天然矿泉水,16℃度恒温冷泉


· 出水量稳定保证了偏硅酸高达53-56mg/L,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稳定


· 固体总含量137 mg/L,硬度46 mg/L,超软矿泉水,适合人长期饮用


· 近百年的矿化蕴育,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充分矿化并溶于水分子,利于人体吸收。


· 地下800-1000米高压状态的矿化使矿物物质和微量元素呈离子状态存在,更利于人体吸收.

黄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著名的 迎客松是安徽省的标志,也是中国对外的符号。


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划时代的印支运动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内,最终结束了黄山地区漫长的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从而进入了陆相地史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侏罗纪以后,影响遍及我国的燕山运动,以强烈频繁的活动,不断地改造、雕塑着黄山地壳的地貌。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北部的太平花岗闪长岩体,就是晚侏罗纪岩浆侵入的产物。


好山出好水,“黄山喷玉泉”就蕴藏于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北部的太平花岗闪长岩体和黄山岩体的共生处。与形成矿泉水有关的花岗闪长岩,浅部风化强烈,视为相对隔水层,下部弱风化层含水较丰富,为裂隙潜水——承压水,水中含有大量偏硅酸,它是“黄山喷玉泉”的主要水源。


“黄山喷玉泉”天然矿泉水流量145.52m3/日,水质经332队化验室检测结果,为重碳酸钠钙型,水温16℃。偏硅酸含量高达53.80-56.94 mg/L(国标为25mg/L)。而且变化值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稳定,在世界范围为少见珍稀矿泉水。肖黄山矿泉水泉口处裂隙发育,水从一口宽0.5—4.0cm裂隙中呈股状流出,裂隙产状85°∠75°。泉口北侧,沿脉状花岗斑岩见许多细小的裂隙有地下水渗出。


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为本地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其降水渗透进入岩体(黄山岩体与太平岩体),以裂隙为通道,向远处及深部循环.花岗斑岩脉贯通两大岩体,使岩体地下水相互产生更为密切的水力联系,同时使大量地下水汇聚在花岗斑岩脉状裂隙含水带内。地下水在地形、构造等因素控制作用下,经过近百年的矿化,由水头高处向低处,即由南向北迳流,在地形切割有利于地下水出露的裂隙发育处,以泉的形式向外排泄。“黄山喷玉泉”矿泉水即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偏硅酸”是国家鉴定矿泉水9项微量元素标准中的一项。“偏硅酸”主要分布于人体皮肤及结缔组织中,人体每天摄入10—12毫克为正常范围,它具有恢复血管弹性、清除血管内壁沉积脂肪的作用,因此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正常机能是“偏硅酸”的主要作用。如果人体缺乏“偏硅酸”,心脑血管系统易发生病变,产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此外,它还对保护胃肠的溃疡面有特殊效果。矿泉水国家标准中“偏硅酸”含量须达到25毫克/升。偏硅酸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易被人体吸收,能有效地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和生理机能,偏硅酸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防治老年病,手脚麻木和偏瘫等。


偏硅酸可促进骨骼生长硅与骨骼的生长及结构有关,摄入不足,可使骨质含钙量减少。缺硅可使动物生长迟缓,骨骼异常、畸形(特别是头颅)、牙或牙釉质发育不良。


偏硅酸可增加软骨、结缔组织的弹性和强度软骨正常生长需要硅,尤其在胚胎期特别明显。硅帮助结缔组织发展纤维性机构,从而增加其弹性和强度。 


偏硅酸可美容、抗衰老硅是与长寿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硅缺乏可导致衰老。结缔组织生长与硅关系密切,而在衰老过程中,结缔组织变化又十分明显。


黄山喷玉泉优质天然矿泉水,天然弱碱性,软滑口感软滑、微微甘甜,因水在地下承压层高压自然作用下经过漫长而充分的矿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充分溶解于水分子中,不仅进入体内能很快吸收,渗入细胞内,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因为充分溶于水分子,人体在满足营养需求后多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又随水带走,不会在人体富集而产生次生副作用,适合长期饮用。(可用热水壶反复蒸腾,对比不同的水的结晶,充分矿化的矿泉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会随蒸汽带走,其他矿泉水无法做到而形成水垢)


免费咨询热线

专业客服为您解疑答惑